檢查周期儲罐的按時檢查分為外部檢查、內外部檢查。檢查周期應依據設備的技能情況和運用條件酌情確定,但外部檢查每1年1次,內外部檢查每3年1次。假如
儲罐的運用期已達15年,應每兩年進行1次內外部檢查;若運用期已達20年,應每1年1次內外部檢查。經過按時檢查的儲罐,由檢查人員明確提出檢查闡述,指出儲罐能否持續運用,或者需求采納監測等辦法。檢查闡述應存入儲罐技能檔案內。
檢查前的準備工作:
1、查看有關資料,掌握儲罐在制作、安裝和運用中曾發現的缺陷。
2、將儲罐內介質掃除干凈,用盲板隔斷與其連接的設備和管道,并應有顯著的隔斷符號。
3、將儲罐內殘留氣體進行換置清洗處理,并抽樣剖析達標準。
4、打開儲罐人孔,撤除罐體內件,消掉內壁污物。
5、切斷與儲罐有關的電源。進入罐內檢查時,應運用電壓不大于12V或24V的低壓防爆燈,罐外還要有專人監護。檢查儀器和修理工具的電源電壓大于36V時,要采用絕緣良好的軟線和接地線。
6、罐區應裝備消防、安全和救助設備。如需動火作業,要按標準辦理動火批閱手續。